学院新闻

学两会精神,树师德新风,守纪律底线

时间:2025年03月28日     浏览:      点赞:      来源:信息与数据工程党支部      作者:魏宇

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,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筑牢廉洁从教防线,人工智能学院信息与数据工程党支部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专题学习会议,围绕“两会精神”、“师德师风教育”、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”三大主题展开深入学习与研讨。会议由党支部书记王莉主持,学院党委书记吕晓勇列席,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参加。

聚焦两会精神:锚定人工智能领域新使命

在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环节,党支部采取“全景式学习与精准化研讨相结合”的方式,首先系统梳理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要内容,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整体框架与核心要义,随后聚焦“人工智能+”和“人工智能赋能教学”等与高校教师职责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开展靶向式研读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5年政府工作的十大任务中,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”和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”位列今年政府工作任务的二、三位,而这两项任务正好与党支部教师的科研教学工作高度契合。持续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、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,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,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这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引擎,同时也是我们高校教师科研教学工作的方向标。一方面,“发展新质生产力”为人工智能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,要求我们立足学科特色,在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、人工智能、大模型等关键领域加强原创性研究;另一方面,“科教兴国战略”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,需要我们深化产教融合,培养既懂理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AI人才。支部教师学习讨论后达成一致:一方面,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应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工具和方法;另一方面,教育不能忽视对学生启智、心灵的培养,不能丢掉对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,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回到培养AI无法替代的人的素养,即价值观、审美观、人文情怀、思维力和判断力。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工作者,我们既肩负着科技创新的使命,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责任,必须将国家战略需求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。

强化师德师风:筑牢教育者初心

在师德师风专题学习中,支部集体研读了我校师德师风系列文件。与会教师结合人工智能学科特点,深入剖析学术诚信、AI伦理教育、师生关系等关键领域的师德规范。与会教师一致表示,将严格践行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要求,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既要勇攀科研高峰,更要坚守师德底线,将技术伦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AI人才筑牢思想根基。

严明纪律要求:绷紧八项规定之弦

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支部首先集体研读了有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微党课,然后结合高校科研经费使用、校企合作等风险点进行政策解读。与会教师一致表示,将严格规范横向课题管理、学术交流活动等行为,杜绝“学术寻租”和“校企利益输送”。党支部书记总结强调:“人工智能领域资源密集,教师要始终牢记‘学术研究无禁区,课堂讲授有纪律’,做到技术创新与廉洁从教‘双轮驱动’”。

本次学习会通过政策领学、案例剖析、专业研讨相结合的方式,实现了政治理论、师德规范与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。信息与数据工程党支部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,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,为培养具有科技报国情怀的AI人才提供坚强保障。

初审:王莉

复审:刘晶

终审:吕晓勇


手机扫一扫,直接在手机上观看